2009年2月5日 星期四

農曆曆法與二十四節氣


農曆曆法

   曆法是為了配合人們日常生活的需要,根據天象而制訂的計算時間方法。在中國,農業向來是經濟的命脈,而農業依賴曆法以計算季節的更替,因此中國採用的曆法又稱為農曆。

    根據月球環繞地球運行所訂的曆法稱為陰曆;根據太陽在不同季節的位置變化所訂的曆法稱為陽曆;農曆是涵蓋月球運行規律及太陽位置變化的陰陽曆。

    農曆的基礎是「回歸年」和「朔望月」。「回歸年」是太陽接連兩次通過春分點所需的時間,即365.2422日(365日5小時48分46秒)。「朔望月」是月球接連兩次朔(新月)或兩次望(滿月)相隔的時間,即29.5306日(29日12小時44分3秒)。

    對古時一般生活需要來說,以月相的變化(即新月>上弦>滿月>下弦>新月)來計算日子是比較方便的方法。農曆以朔為每個月的開端,這時月球和太陽的黃經相等,日食發生時必定是朔。月食發生時必定是望,這時月球和太陽的黃經相差180度。

    由於12個「朔望月」只有354.3672日,跟「回歸年」的365.2422日相差超過10日,把相差累積起來便成為閏月。早在公元前五、六百年的春秋時代,中國曆法便採用十九年七個閏月的安排。

二十四節氣

        二十四節氣是一個統稱,其中包括十二個中氣和十二個節氣,中氣和節氣相間地排列。從春分起十二個中氣分別是春分、穀雨、小滿、夏至、大暑、處暑、秋分、霜降、小雪、冬至、大寒和雨水,分屬於十二個以地支排列的月份(圖一)。春分後的節氣是清明,其後的節氣依次是立夏、芒種、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小寒、立春和驚蟄。

         圖一     回歸年、朔望月和二十四節氣

       從地球觀測,太陽一年裡在恆星間或天球劃過的軌道稱為黃道,以360度黃經來量度。二十四節氣正好把黃道分成二十四等份,即每個氣相差黃經15度。春分時黃經為0度,清明時黃經為15度,如此類推(表一)

         表一      二十四節氣和太陽黃經度

中氣

春分

 

穀雨

 

小滿

 

夏至

 

節氣

 

清明

 

立夏

 

芒種

 

小暑

黃經

15°

30°

45°

46°

75°

90°

105°

中氣

大暑

 

處暑

 

秋分

 

霜降

 

節氣

 

立秋

 

白露

 

寒露

 

立冬

黃經

120°

135°

150°

165°

180°

195°

210°

225°

中氣

小雪

 

冬至

 

大寒

 

雨水

 

節氣

 

大雪

 

小寒

 

立春

 

驚蟄

黃經

240°

255°

270°

285°

300°

315°

330°

345°

        春分和秋分晝夜平分,夏至晝最長(北半球,下同),冬至晝最短,春分、秋分、夏至和冬至是古人最初確立的氣。其後加入的是立春、立夏、立秋和立冬。至於其他的節氣,便以該段季節常見的天氣現象或農業活動而命名,這些節氣某程度上反映了古代中原地區的氣候。

        農曆規定每一個月必定要有一個中氣,沒有中氣的月份,便成為前一個月的閏月。原來19個「回歸年共有228個中氣和235個「朔望月,即是有7個月沒有中氣,這些沒有中氣的月便正好成為閏月。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