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7月29日 星期一

中醫是如何認識健康與疾病的

中醫是如何認識健康與疾病的
                               劉力紅
劉力紅博士介紹
  湖南湘鄉人,醫學博士,教授,廣西名中醫。1999年起擔任中醫臨床基礎學學科帶頭人。2002-2003年於清華大學人文學院訪問。研究方向:扶陽學派研究、心性與疾病關係的研究、中醫的科學哲學思考。專著《思考中醫》2003年6月出版以來,在國內外中醫界及文化界產生較大影響。近期,劉教授先後在溫州、深圳、香港等地發表《中醫是如何認識健康與疾病的》的演講。掀起了「思考中醫」熱潮,也讓更多人開始對中醫這門古老神秘的學問產生了濃厚興趣。

劉力紅演講大綱

一、《內經》對健康的基本認識
二、疾病之由來
  1、生於風寒暑濕燥火
  ▲外界氣候之影響
  ▲外界環境之影響
  2、生於陰陽
  ▲夫妻關係之影響,即夫婦道之影響。
  ▲性行為及性心理之影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
  3、生於喜怒
  4、生於飲食
  ▲食量無節——饑飽無常
  ▲飲量無節——嗜酒過度
  ▲寒溫無節——過食寒涼、辛燥
  ▲葷素無節——過食葷腥
  5、生於居處
  ▲居處環境(風水)——居處亦外五行,亦生寒暑燥濕風,亦生百病也。
  ▲起居無常——陳玉琴老師的健康理念
  6、與時俱進識病由
  ▲天時之別
  ▲居處之別
  ▲飲食之別
  ▲內外所重之別

我們的健康問題是不是交給一個好醫生就全部解決了?著名中醫學者劉力紅教授給出的答案是:「不是,真正能夠解決健康問題的是每個人自己。」


7月30日上午,劉力紅教授在深圳特區報業大廈報業會堂舉行《中醫是如何認識健康與疾病的》的演講。他用中醫經典的原則結合生動的例子講述了傳統中醫的許多健康理念,譬如放下壓力、按時作息、飲食有節、注意心理調節等,他希望強調的一點是,光知道健康理念沒有用,關鍵在於持之以恆地實行,這才是真正的健康之道。

面對壓力學會放下

很多專家學者的研究告訴我們,真正能解決健康問題的不是醫學,醫學只能解決健康裡很小的一部分,大約只佔10%。實際上健康是把握在各位自己的手上。

在講健康和疾病之前,我先講如何正確面對壓力。深圳是一個生活節奏很快的都市,每個人都面臨著壓力,壓力是造成人們健康出問題的一個重要原因。壓力怎麼解決呢?我想只有一條,就是要學會放下。這個「放下」不是要各位不做事情,而是內心不要去擔憂,這叫放下。

我在這裡引了成都文殊院的一副對聯的上聯,上聯是「見了便做做了便放下了了有何不了」。我們遇到的事情可以做。做了便放下,不留痕跡。了了有何不了,你再繁忙也不會有壓力,這一句講的是這個意思。當然這需要大家很好地用心去體悟,談起來很容易,做到這一點很難。

孔子說,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險以僥倖。悟通了這句話我們真的可以放下,沒有什麼了不起。我自己也經歷過這個過程,中醫要想治好病要冒風險,要擔身家性命。剛開始,一旦藥方開出去,晚上確實睡不著覺,忐忑不安。後來慢慢想通了,「君子居易以俟命」,「易」是中國文化的靈魂。古有三易:不易、變易、簡易。不易就是每個人有相對不變的人生軌跡,不是說你努力就行。

健康貴在持之以恆

健康的方法很多,實際上也很簡單都不複雜,關鍵是要去做。任何一個保健的方法,你只要去做,只要持之以恆那肯定是有用處的。

要講中醫怎麼認識健康,最權威的就是《內經》。《內經》說:「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於陰陽,和於術數,飲食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故能形與神俱,而盡終其天年,度百歲乃去。」有人說,身體要注意哦,忙過這段時間再說,這就不是道了。持之以恆才能得健康。

再說「法於陰陽」。「陰陽者天地之道也」,古人認識到人類跟天地、自然,乃至跟日月是息息相通的。中醫其中一個特點就是整體觀。不是說人體是一個整體,而是人與宇宙、人與自然、人與天地是一個整體。在這個整體裡面,人必須順從、效仿這個整體的變化,我們的健康才有保證。

避免吃非時令食物

「飲食有節」。古人用詞用得很巧妙,用了一個「節」。很多人跟我說,一個晚上要趕三四個飯局,這叫有節嗎?
「有節」還有一個意思:如果冬天的東西到夏天吃就不叫有節,所以我們要吃的食物要以時令為主。現在可以吃到任何時節的新鮮蔬菜,這不一定是好事。在這樣的季節長這樣東西,那是有含義的。這個時候不生長這個東西,你偏要去吃這個東西,這叫「逆之」,「逆之則災害生」,就是你自己去找災害。

露臍裝有害健康

「形與神俱」——「形」就是形體,「神」就是心靈。有些人每天堅持鍛煉,可是回家以後就跟老公(老婆)吵架,怎麼能健康?

怎麼做到形神俱備呢?《內經》說:「虛邪賊風,避之有時」則形乃不傷,現在女孩子喜歡把肚臍露出來,肚臍是人生命脈所在,這個地方是絕對需要保護的,以前北方人穿肚兜,要罩的就是肚臍。露臍裝好比說,虛邪賊風,歡迎光臨。我拜託你們,為了今後的健康不要這樣穿。現在很瀟灑,可是過了三十歲就會知道厲害了,月經會出問題,子宮會出問題。

為了確保我們的健康,應該把重要的機關門戶保護起來的,像肚臍、腰眼,尤其是女同志,更加重要。在經期的時候,保暖是很重要的。現在的婦科病為什麼那麼多,跟穿著大有關係,所以衣服一定要長,尤其女孩子的衣服一定要長。

心理不健康容易致病

第二個問題就要談談疾病是怎麼來的。《內經》說:「夫百病之所始生者,必起於燥濕、寒暑、風雨、陰陽、喜怒、飲食、居處。」

「生於風寒暑濕燥火」,也就是外面的氣候是會影響身體。現在很多疾病都是慢慢在空調的環境裡面產生的。「生於陰陽」,最大的「陰陽」就是男女了,而男女最大的關係是夫婦。夫婦關係不合,陰陽就不協調,而這正是疾病產生的一個重要因素。所以和諧的家庭就是和諧的陰陽,形神才能夠健康。

「生於喜怒」,在這裡我要介紹王鳳儀的學說。王鳳儀是清末民初東北的一位老人,他一字不識但大徹大悟,他的學說其中有關於心理行為影響健康的,歸納為五點,「怨、恨、惱、怒、煩」。喜歡怨人的往往容易得消化系統的疾病,就是脾胃的疾病;恨人就傷心,循環系統的疾病,容易失眠的病人是因為內心的恨;惱,就是肺;怒就是肝臟,中風也是這個系統的病;煩,腎就有問題,生殖系統就有問題。這是一門博大的學問,毫釐不差的。

再講講睡眠。人生的睡眠實際上是一個補充陽氣的過程,陽氣是人的命根。陽氣耗散的途徑很多,但是補充陽氣的途徑很少,幾乎就是靠睡眠。我要介紹一位陳玉琴老師,她久病成醫,總結了很多寶貴的健康理念。這其中一個法寶就是睡眠,就是要早睡,最好的睡眠時間是晚上九點到凌晨三點,腎只有在這個時段才能「當班」,才能造血,你另外睡八個小時,跟這八個小時就不一樣。
另外一個法寶就是敲膽經。這個非常有好處,要持之以恒。

陽虛、寒濕的人啊,十佔八九,陰虛之人百不見一。這個你在臨床診斷的時候一定要注意辨證……比如有的醫生說你是糖尿病,要長期服「六味地黃丸」。錯了!要用「金匱腎氣丸」,主要從三陽經的那個陽的方面來斂。不是你給他大量添水,那個水火就能平衡了。陰陽的不平衡啊,就是由陽虛造成的,陽永遠是主導,因為陽虛才造成不平衡。所以還是要助陽,你把陽虛扶得差不多了,陽旺了以後,陰陽自然就平衡了。

廣東、廣西那邊喝涼茶很普遍。很多人就是喝涼茶喝出病的。他們不知道這個「陽虛」,以為這個上火啊,嗓子疼,臉上長痘,就去喝涼茶。其實那不行的,更糟糕了,成終生疾病了,永遠好不了。舌頭紅,喉嚨痛,起痘,那個是由內向外自我修復的一種機制,已經啟動了,你再喝涼茶把它壓回去,那不成了一個終生疾病啊,怎麼好得了。

中醫裡面講「從治」,有「正治(從治)」有「逆治(反治)」,「逆治」就是你是表現為熱,我就給你用寒;「從治」就是順其勢,他本來是個熱症,一大片的這個熱象,然後你用熱藥,把它引回到它應該去的地方。《內經》不是講「君火以明,相火以位」?這個位很重要,這個相火應該在什麼地方?君之下,水之中,如果它離開水,跑到這個君的前面、上面去了,實際上就是你不應該跑到上面去,你應該回去。但是它脾氣很暴,你要順著來,你不要揍它,你不要罵它,這個就是引導。

現代人的陽氣普遍不足,不能溫養全身,所以得病的人越來越多。就是因為陽氣不夠,陽氣應該周流全身啊,通過陽氣的升降,來調節人體,使人的整體不受侵犯。這就是「正氣存內,邪不可干」。所謂正氣啊,就是混元之氣啊,就是脾胃氣和腎氣加起來那個元陽,你把陽氣保護好就啥病也沒有了。

我覺得現在我們國家不管南方、北方,六十歲以上的老年人,都可以用「四逆湯」作為保健的東西,少量的長期服用,這樣可以消除你長期積累的「六淫外邪」,以及內生的一些個寒邪;可以調整你的元陽,使其不受損傷;可以延年益壽。而且這個方子花不了幾個錢。或者是用「金匱腎氣丸」,但是千萬別用「六味地黃丸」。「金匱腎氣丸」每次五粒,把它煮成糊狀喝下去,早晚各一次,有十天半月就可以把好些個屬於腎虛的症侯啊,都扭轉過來。

世界上一切的疾病的產生,首先是人體本氣致病。陽萎則病,陽衰則危,陽亡則死;所以救陽,護陽,溫陽,養陽、通陽,一刻不可忘;治病用藥切切不可傷陽。所以古人云:萬病不治求之於腎。求之於腎就是救陽氣。

《傅青主女科》中有一段話,治療大出血之後怎麼樣來挽救,原話是「有形之血,恐不能遽生,而無形之氣,必且至盡散,此所以不先補血而先補氣也」。大出血之後,損失的血不能馬上生出來,但是一旦陰損及陽,陽氣一散,這個人生命就終結了。所以說「已亡之血難以驟生,未亡之氣所當急固」這是治病的要點。

逐陽,不等於棄陰,只是更強調「陽主陰從」的理念。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肉身其形既成,即已為器,故生命活力全在於這一口真氣,一份陽氣。人生在世,以五穀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皆為有形之物,要倚靠陽氣運化;外界六淫日積月累,傷人於無形,耗陽損正,故護陽實為要務。

而今,歷經52年的從醫生涯後,78歲高齡的李可老先生語出驚人:「陰虛有熱宜補而兼清」----這個是沿襲多年的錯誤。《內經》中「陰虛出盜汗,陰虛生夜熱」兩條,「陰」指的不是陰、陽,而是指五臟。頭一個「陰」指的是手太陰肺臟,應理解為肺氣、陽兩虛,衛外失固。第二個「陰」指的是足太陰脾臟,土壤不能斂火,虛陽外散,當溫之斂之,「甘溫可除熱」是也。朱丹溪、張景岳都錯了。影響所及從金元明清一錯錯到今天。禍及千萬患者,太可怕了!試想,脾、肺陽虛的病,怎麼可以用「清」熱滋陰?甚至是沾唇必殆!……


演講的視訊: 時間約150分鐘

沒有留言: